——记中共安徽中兴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法
一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支持,作为安徽中兴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法,更加深知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成立伊始,他便十分注重党组织建设。十多年来,完成了从支部、总支到党委的变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他始终坚持把加强党建工作作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党组织工作的第一要务,着力寻找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结合点,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相互融合,联动发展。在党建工作实际中,他按照“支部建在项目上”的思路,因地制宜结合党员人数和施工地域等实际设立党组织、开展活动,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组织保证,使党建工作在项目一线“落地生根”。大别山科技公司、安徽中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京皖房地产开发公司在用工超过100人的工程项目中都建立了党支部并配备了专、兼职党务干部;在一些建设规模较小、工期较短的项目中,则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形式,协助项目部做好职工政治思想、权益维护、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工作。截止目前,党委共建立党支部9个,选配支部班子成员45名,其中专职书记9名,选派项目党建指导员16名。
在组织工作中,他积极组织倡导开展了争当“创业奉献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技术攻坚队”、“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项目建设中亮身份、出干劲、提建议、促工作,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目标的实现。集团党委先后被北京市建委外管中心党委评为“外地在京施工企业优秀党组织”、合肥市包河区宁国路街道工作委员会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有50多人次被上级党组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2012年,集团被中共合肥市委组织部命名为“合肥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王永法本人2次被北京市委、北京市人事局评为“优秀企业家”,被北京市团市委、人事局、建委评为“进京创业十佳青年”、“外地在京施工企业优秀共产党员”,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安徽省劳务输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1年,王永法又被授予“安徽省最受职业经理人欢迎的企业家“称号,同年,被合肥市包河区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二
1996年初,时任安徽省中坚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王永法,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推行的“建筑业输出兴业”战略号召,抛家别子,带领130多名职工怀着“建设首都,富裕家乡”的一颗赤诚之心,北上首都创业。
然而,这样一个百十号人的队伍,想在陌生的大都市承揽工程谈何容易!头两个月,他跑遍了北京的所有建筑市场,但是因为竞争激烈,一时找不到工程,一百多号工人开始焦躁不安。王永法在安抚职工情绪的同时,直觉告诉他,偌大的北京建筑市场,肯定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终于,赤诚之心感动了客户,一家大型建筑企业同意合作,把北海公园的阿静俱乐部工程分包给了他。在合家团圆的春节之际,他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开始了事业的打拼。在零下十几度的冰天雪地里,他带领弟兄们硬是用铁人般的臂膀把十多米深的几千方泥土扛了上来,确保了前期工程的顺利完成。王永法和他的团队不仅感动了总承包方,更是受到了春节期间慰问工地的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的高度表扬。从此,安徽中坚在北京建筑市场一炮打响,名声鹊起,终于揭开了“中兴人”在北京创业的的辉煌篇章。
在接踵而来的商机和成功面前,王永法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当“新北京、新奥运”这一巨大建筑商机到来之际,他认真思考,审时度势,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北京建筑市场大、建筑劳务需求量更大,而家乡建筑劳务富余人员多,通过正确引导和培训后可以建立一支强大的劳务主力军。这样,庞大的北京建筑市场不仅能提供巨大的劳务合作商机,也能为家乡的剩余劳动力创造一次就业的发展平台。
王永法在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后,一幅以建筑劳务输出为基础、集工程建筑、设计、建材、商业、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企业蓝图,在“中兴人”的大手笔下描绘并实现着。
三
“有好的质量,才有好的市场”,这是王永法经常说的一句话。“中兴”创业以来,始终坚持“建造精品工程,打造中兴品牌”的理念,企业得到了快速、稳健的发展,现在已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建筑装修装饰、市政工程、劳务分包等多项资质,在北京、天津、河北、大庆、安徽等省市设立了多家分公司。从1996年进京以来,先后塑造了163项建筑精品,先后承建了东方广场、首都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工程、2008年奥运会老山自行车场馆、奥运媒体村等多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其中荣膺全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4项,“长城杯”56项,“军优”2项,“北京市优”工程47项,“北京市级文明工地”25项、“北京市样板工地”5项。十多年来,累计进京的施工劳务人员达13万,创造劳务产值28亿元。
人们不会忘记,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肆虐神州大地,北京成为重灾区,党中央、国务院力挽狂澜,在全国展开了一场狙击“非典”战役,北京市决定建设“小汤山医院”。“中兴人”主动请缨参与建设,任务下达后,从党员、领导干部到全体员工人人摩拳擦掌,个个争先恐后。在这个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的建设工地上,王永法带领他的“中兴”团队,发挥“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建设现场,以团结协作、顽强战斗、争创一流的精神向首都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中兴人”获得了“工程质量、建设速度、现场管理”三项第一的殊荣,受到了北京市建委和“小汤山医院”建设指挥部的表扬。
十多年来,“中兴”始终注重改革创新,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品牌管理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而严密的体制机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绵绵不绝的动力。企业连续10年被安徽省、北京市等主管单位评为“优秀建筑企业”,2005年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先后6年被安徽省住建厅授予“先进施工企业”、“先进职工培训单位”,连续4年被北京市建委授予“先进建筑外施企业”。
四
十八年的艰苦打拼,王永法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风正一帆悬,事业无止境。为了回报家乡,支持老区经济发展,王永法又把目光投向了老家安徽。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位于革命老区大别山北麓,曾经孕育出16位开国将军,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镇”,这里也是王永法的故乡。为了改变家乡面貌、支援家乡建设,2005年起,他先后投资几个亿动工兴建了“独山现代城”、“独山苏维埃城”、商业步行街、红旅商住楼等项目工程,让独山人民过上了现代城市人的生活。近几年来,他还先后为家乡学校捐资助学50多万元。
金寨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山区县,也是安徽油茶的主产区,有山场面积300多万亩,其中可用于发展油茶的山地占到了三分之一,种植条件优越,资源十分丰富。2005年初,王永法到金寨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盯上了这块“风水宝地”。他以一个年轻企业家犀利的眼光,超人的胆略和气魄,断然决定投资开发油茶产业。通过论证、洽谈、注资、并购,在对原来一家油脂加工企业实行股权改造后,一块崭新的“安徽大别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牌子在金寨县经济开发区挂起来了!经过几年努力,公司已建有油茶生产林基地3万亩,带动2万户农民受益;投资3500多万元新上了一条年加工3万吨油茶籽生产线;推出的“大别山”牌、“木皇金”牌油茶籽油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正式注册后,又被评为安徽省名牌产品和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不仅在省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而且远销京、沪、苏、浙及东南亚一带。2009年至2012年,连续四年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凭借高科技的生产加工,优良的产品质量,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和规模性的企业投资总量,安徽大别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综合实力在全省特种油脂行业中名列前茅,跻身全国前位方阵,先后被授予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重点支持粮油产业化企业等称号,成为镶嵌在皖西大别山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2010年3月,为了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融入皖江经济带实施东进发展的战略,王永法又挥师南下,选择在铜陵市进行战略扩张,投资兴建铜陵生姜批发大市场项目。他看好这里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他要倾力打造安徽乃至全国第一个集生姜开发、加工、展示、交易、保鲜存储于一体的现代徽派建筑风格的特色农产品批发大市场。这个项目规划用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实现年交易量5.5万吨,交易额10亿元。在王永法的亲自关心、过问和支持下,铜陵生姜大市场一期工程建设全部结束已进入销售阶段,二期工程正在紧张筹备之中。2012年6月,由安徽中兴集团京皖分公司承建的安徽省“861计划”项目——六安市蔬菜批发综合市场,正式开工兴建,该项目建成后,将对打造绿色蔬菜之乡,促进当地农民增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2013年是中兴集团“四五”计划的关键一年,王永法书记运筹帷幄、超前思维,围绕市场适时调整经营战略布局,精心打造中兴建筑、房地产开发、特色产业经济“三驾马车”,引领企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眼下,安徽中兴建设集团在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法的带领下,如日中天,风帆满挂,正在一路高歌向着新的目标挺进!(康军 刘晰)